一名多年南昌地产从业者的自白

我是一名地产行业的旁观者,也是参与者。这20年来,也算是跟着南昌的发展,见证了南昌地产行业的发展。不过,我一直没看到有人把这些事情,都记录一下。

所以我想试一试。有时候,人不逼自己一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之前我也有写一些全国性大地产的文章,最终也是反响平平,一来我不太愿意去推广,二来写的人太多。后来被和谐几次文章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最近几天,全国都在关注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我不想蹭这个热点,但是感觉南昌地产发展这20年,着实可以回顾一下。从我个人的角度,看看这20年洪城地产的发展。

中国很多地区的发展,其实是政策的发展,南昌也不例外。在福利分房没有取消之前,基本上不存在有房地产一说,所以等到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之后,房地产才慢慢出现。

南昌比大城市还是要反应慢一些,直到2000年左右,本土地产商才开始崛起发力。外地房企进入南昌,基本都在2000年以后。

从孟都督主政了江西之后,南昌才开发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老城区,工业厂房林立,市容市貌等于没有。“一江两岸”、“退城进郊”,都是空前的城市大规划。

都说“一带一路”,南昌也有。“一带”是赣江边的富大有堤,沿着它,星罗棋布着江西化纤厂、江西造纸厂、油脂化工厂、江纺等轻工业厂区;“一路”主要是井冈山大道,零星散落着洪都集团、江西拖拉机厂、南昌柴油机厂、江西火电、江东、江铃等机械厂区。

所以,如果那时候就有无人机,你飞上去看看,南昌也挺像一个工业城市的。从上海来的孟都督,他的抱负不仅仅是搞好这些工业,而是做了未来的大规划。请允许我夸赞他几句,相比而言,后来的执牛耳者,没几个会像孟都督一样,替江西人民考虑。

鹿老板、强老板,还有进去了的苏老板,他们就像是过客,在南昌只不过是做短暂的休息,然后再出发。

而且,从战略高度上来说,只有搞好南昌的发展,才能搞好江西的发展,强省会才会有强省,这些在我们周边的武汉、长沙、合肥都得到了印证。

没有强的省会,就没有强的省,这是内陆城市逃不开的魔咒。

随着地产大幕的缓缓拉开,一个一个地产公司,纷纷走上前台。而一个一个的楼盘,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

远东鄢家、世纪王家、筑城任家、恒茂周家、洪客隆熊家、博泰章家、洪城周家……还有很多后来进入地产行业的,卖烤鸭的煌上煌,制药的汇仁、济民可信,搞施工的新力,搞教育的东投……

地产这个舞台,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但是历经岁月沉淀,一直走下去的地产公司,却是凤毛麟角。这些企业家,在南昌都是很优秀的人,他们开疆扩土是把好手,但是创出一点成绩后,就止步不前,没有继续开拓。

千百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守业更比创业难,任何行业,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就是退。你以为可以固守那点市场份额和地位,最后就一无所有。

大润发超市一度在国内风生水起,最终也还是被马云收购了,董事长黄明端离任前说的一句话:

我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任何吃老本的企业,终将没落。南昌的本土房企,江西的本土房企,如果只是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还没有输给时代之前,就先输给了外来对手。

从2001年万科率先进入南昌,到后来绿地、保利、恒大相继进入,南昌的外来房企越来越多,中海、华润、融创、新城、力高、海伦堡、奥克斯、正荣、联发、弘阳、旭辉、碧桂园、华侨城……这个名单还可以写很长。

其实,有些外地房企的加入,是好事。充分的市场竞争,不但有利于江西的管理层,有让老百姓能买到品质更好的房子。(不过我也要吐槽一下,大牌开发商做的房子,也有很多做的不咋的,维权照样一堆堆的)
至于房子的质量问题,我就不做过多评述了,每家房企,最后追求的都是利润。大家想的都是在最大限度下,把成本压缩到最低,把利润做到最高。

你越是了解一个行业,你才越知道这个行业的局限性和问题所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束手无策。管理层想的是限房价、竞地价,何尝不是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

大家都在压缩别人的利润空间,管理层压缩房企的,房企压缩总包和供应商的,供应商再去压缩下游产业的。没有合理的利润,怎么把房子这个产品做好?

这些问题,地产从业者都知道,但是谁也解决不了,恒大解决不了,碧桂园、万科也不行。

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是也应该看到,地产市场逐步在变得更加完善。地产从之前的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再到现在的青铜时代,各个方面都更加规范、透明。

一个行业变得越来越好,这应该是每个从业者都希望看到的,没有人希望自己所在的行业,变得乌烟瘴气的。
20年,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的完,也许可以写成一本“书”了。但是这本“书”里,肯定是有很多不适宜去公开发表的。

最近这一个月,我才写完了洪城的地产界老派的“四大家族”,筑城任家,世纪王家,洪客隆熊家和恒茂周家,感谢各位的积极转发,但是很不幸,洪客隆投诉了我,还发了律师函,恒茂也投诉了我,还扬言要追究我的法律责任。

有人问我压力大吗?别问,问就是压力山大。我每次都会去斟酌自己的行文,而且也会去掂量适不适合写出来,因为我的目的并不是博眼球,而是想去记录那些往事。

如果一味的只是写歌功颂德的,那没有任何意义。写他们做的好的,也没表扬一下我,然而看到一点不舒服的,就马上投诉我侵权,损害他们的名誉。

说句话能损害名誉,你们的名誉是有多值钱?我只是想,硬币都是两面的,我尽可能去客观的表述这两面,评判自有后人来叙述。

现在我还能写的动,所以早点把这事给干了,万一哪天写不动了,我再去想做这件事,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我已经给自己列了一个大概的清单,后面会慢慢更新,毕竟这是我一个人在写,并没有什么团队。

目前才写了筑城任家,世纪王家,洪客隆熊家、恒茂周家、新力张家和博泰章家,其中洪客隆和恒茂已经被要求和谐掉,也不补档了,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也不想去纠结这些过往了。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也许有人跟我有同样的想法,只是可能还没有去执行。前途布满荆棘,但我仍然往之。我也只是个微小的地产从业者而已,有些不能说的,不让说的,我在酝酿写进小说中,暂叫《一个项目总的炼成记》。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有人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变成鲜衣怒马的少年,也有人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生活不易的中年,不管岁月如何催人老,总有人年轻着。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发展,历史的进程,都在昭示着一点:回归初心。现在,房地产竞争激烈,南昌本土房企在遮天蔽日的大趋势中,已经渐渐处于竞争下风,只有牢记初心,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才能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