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上的地产

公元前221年,秦朝蜀郡太守李冰率万余民工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又派人“穿广都盐井”生产出四川最早的井盐,自此,人们学会使用岩盐和花椒制造卤水。

卤水可以用来做很多卤制品,卤牛肉、卤猪蹄等等。起初,并没有卤鸭脖,毕竟这样的下水碎件,不愿意吃。只是后来穷人家捡来鸭脖卤一卤,再加点辣椒,可真是美味。

我以前读大学的时候,鸭脖都是整根整根卖的,买上两三根,服务员剁碎,一边玩传奇一边啃鸭脖,能啃一下午。现在整盒装好的,反而不怎么想买了。

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吃鸭脖了,但是,江湖上做鸭脖的不少,有些已经做成了上市企业。湖南的绝味,湖北的周黑鸭,以及江西的煌上煌,在鸭脖江湖中,三足鼎立。

说起煌上煌,在江西是无人不知,而对于创始人徐桂芬,很多人也是交口称赞,觉得她挺不容易的。四十二岁的时候,徐桂芬赶上了国企下岗潮,因为之前就在菜市场工作,所以下岗后也还是在菜市场里面想办法谋生。

为了养家糊口,她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肉皮加工、腊肠、拆骨肉、饺子馅等等,但都反响平平,处境艰难。知道她开始做卤菜,情况才有所改善。

为了打开被外地人霸占的卤菜市场,徐桂芬率先提出,可以免费试吃,才逐渐打开了市场。

1993年,徐桂芬用1.2万元的全部家当,在南昌绳金塔下开了一家不足8平米的“煌上煌”卤味店,希望自己辉煌之后再创辉煌。

果真,徐桂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之下,蹚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随着改开的深入,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几何数级别的增加,煌上煌开始了飞速发展。

到2007年10月10日,煌上煌在八一广场边开了一家连锁店,排队场面堪比2000年八一广场边南昌首家肯德基开业。不过,这天对于徐桂芬来说,更重要的意义是,她成了江西省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的首任会长。

有了这层身份的加持之后,煌上煌已经不再只局限于卤制品行业,开始做横向发展。她的家人,也都成为她的左膀右臂,开拓“江山”。

徐会长的老公是褚建庚,以前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是叫褚贱根。看这个,你应该知道,褚贱根父母也是没什么背景和经济实力,给儿子取个贱名,就是为了好养活。

所以那会徐会长要嫁给褚建庚的时候,她父亲是不同意的,因为他要180元的彩礼,而褚家还价到160元。可是儿女大了,不由得爹娘。于是,一个城里的姑娘,就这样嫁给了天子殿那边的乡下。

这件事情在我看来,也算是合情理的,毕竟,徐桂芬的出身不好,曾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就这样的姑娘,城里哪个敢娶?

有人说,太子殿那边也不算是乡下,可你想想1975年,南昌市区才多大点?

闲篇就不扯了。

徐桂芬自从成了徐会长之后,就忙了很多,除了烤卤,她开始筹谋进军旅游地产产业,更预想着以后上市的事情。至于进军旅游地产行业,就要追溯到更早之前的2004年了。

2004年,煌上煌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在2004年端午节那天,很多南昌市民买了煌上煌回家吃,特别是进贤和新建县的,到晚上6点多的时候,爆发了大规模的中毒事件。

一时之间,仅进贤和新建县的中毒人员,达到159个,这是南昌市卫生局的统计数据,还不包括丰城那边将近百人的中毒者。

如此重大的群体性中毒事件,引来了南昌各界的关注,甚至,有人已经打电话到了中央,据说中央电视台也准备派人过来采访调查。徐桂芬和褚建庚顿时手忙脚乱,预感灭顶之灾即将到来。

好在他们找到了时任李市长,哭泣求助,李豆罗二话不说,指示相关部门紧急处理采访事宜。然后马上成立调查组,关停出事的门店和作坊,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煌上煌。也正是李豆罗的迅速出击,才让煌上煌避免了灭顶之灾。

而这一重大的食物中毒黑历史,也没有大面积公之于众,在后来煌上煌的300多页上市报告中,也只字未提。

后来,有作家为徐桂芬著书立传,徐桂芬特意找到已经卸任的李豆罗,撰写序言。

平息这一事件后,徐桂芬就和褚建庚一起到九江庐山那边买温泉别墅,认识了这个别墅群的开发商贾某某。在交谈过程中,徐桂芬觉得有商机,于是决定合作搞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

只是九江温泉旅游假区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所以徐桂芬和贾某某商定下次一起合作。

这一等就到了2010年,身兼数职的徐桂芬,春风得意的成了江西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一切都如日中天。想想当初,自己因为家庭出身,被下放;如今,可以成为人民的代表,成为人民大会堂的座上宾。

资金不够的贾某某,找到徐桂芬,邀约一起开发萍乡武功山的温泉项目。起初,徐桂芬夫妇有些犹豫,毕竟是从来没接触过的行业,隔行如隔山啊!

架不住旅游地产的丰厚收益,徐桂芬还是决定投入到萍乡武功山温泉项目的开发中。这是一个400多亩的大项目,首期投入的4000万,很快就入泥牛入海。

后续要不断持续投入资金,贾某某却并没有什么资金后盾,只能撂挑子。徐桂芬又不忍心4000万打水漂,于是从“甩手掌柜”,变成了凡事都过问的总经理。

萍乡当地对于徐桂芬,也是足够重视,但是也架不住当地居民对这个项目的不停“骚扰”。项目建设过程中,车匪路霸、沙霸、砖霸,层出不穷。

有时候,徐桂芬打电话给当地乡政府,乡里派来了警察和干部,也只是看着这些土著和徐桂芬剑拔弩张。直到后来没办法了,徐桂芬打电话给萍乡的市委书记,这些黑恶匪霸才偃旗息鼓,不再嚣张。

从2010年开工的项目,到2011年底才有初步的成效。别墅卖给谁呢?萍乡当地的经济状况,还不足以让老百姓都买的起,徐桂芬想到了政府里的公务员。

可销售没多久,就到了2012年,习大上台之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高消费被遏制。原先买了武功山温泉度假区的公务员,纷纷退房。徐桂芬找到市委书记,可是这位不是上一任,并没有接待徐桂芬。

除了项目开发受阻,煌上煌的餐饮也受到很大冲击,丁公路的合味原和赣江南大道的合味原,都因为限公高消费的原因,收入直线下降。因为赣江南大道的合味原租金问题,煌上煌后来还和红谷滩区政府打了一场官司。

不过,也就是在这一年,煌上煌成功上市。在上市光环的照耀之下,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煌上煌的地产大旗,也被正式竖起。由徐桂芬长子褚剑主导的煌盛地产,正式横空出世。

当南昌西湖区将在朝阳洲打造千亿总部基地的时候,褚剑敏锐觉察到,这是一个契机。于是,借助母亲的身份,很快接洽到西湖区方面,准备在那里成立煌上煌总部基地。但最终煌上煌总部去了哪里?

很快,西湖区方面给煌上煌安排了一块地,占地面积将近1.5万平方米,距离新力中心很近,离朝阳中央公园也只有几百米,更有得天独厚的一线江景。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这个临江商务办公楼顺利竣工,取名“煌盛·外滩国际”。虽然项目规模不大,但这是煌上煌首次正儿八经进军地产之作。

有了这次开发打底,煌盛地产正式进入房地产行业,褚剑将煌上煌原来在昌南的工厂,通过性质变换,将工业厂房改成了商住用地。

在各方的关注之下,40万平方的“煌盛·中央公园”,呼之欲出。

然而,毕竟实力有限,煌盛地产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初期的煌盛地产,人员流失严重,管理人员更迭频繁。

不过不管怎么样,项目总是能做下去,无非是多花点钱而已。好在拿地成本是相当的低,毕竟是煌上煌自己原来的土地,所以“煌盛·中央公园”依然能赚得盆满钵满。

其实“煌盛·中央公园”能爆卖,真的要感谢这个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如果不是庞大的购买人群,被药厂、印刷厂、铸造厂环抱的“煌盛·中央公园”,能卖的动?

那已经不重要了。

煌盛地产乘胜追击,与春江地产再次合作,继续在昌南搞开发。煌盛与春江的第一次合作,就是前面提到的“煌盛·外滩国际”,也叫“春江御景”。

春江地产的名气不大,但背景很强,它是江西国控的下属公司,跟南昌的很多地产商,都有合作。依托江西国控的大背景,春江地产土地储备充足。比如春江与九颂合作,在九龙湖开发春江悦项目,在修水开发黄田里项目。

又扯远了。

第二次合作,煌盛在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之下,又引进了一家公司,就是刚进南昌不久的龙湖地产。有了龙湖的品牌加持,还有龙湖对地产的操盘经验,可以说肯定能更加顺风顺水。

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之下,“龙湖煌盛春江天玺”被打造出来。虽然有龙湖加持,但是违规被投诉依然不在少数,违规收取茶水费,违规卖车位,不一而足。

而煌盛在九江投资的九江中海世豪置业有限公司,本来想开发一个位于长江边的高品质滨江楼盘,但是遭遇各方困难,最终两年没进展,转手给了恒大地产。这块地,恒大接手之后,做成了恒大江湾·珑庭。

也不是每次出手,都能赚到钱,但不管怎么样,做房地产比做鸭脖卤菜赚钱,那是无需多言的。一只酱鸭的售价50元,而一套房子的售价现在都在百万起,简单粗暴的说,一套房等于至少2万只酱鸭。

如今,煌盛地产还在开发的项目,并不多,除了南昌的,在抚州东乡还有一个,但是反响平平。

这些年,卖药的(济民可信、汇仁),卖车的(江铃),卖卤菜的(煌上煌),搞教育的(东投),都参与到房地产市场当中来,大家都认为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机会,其实已经快没有机会了。

上面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某个大佬说的。每个行业都一样,当大家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机会了。

这两天股市中地产股暴涨,原因是什么?就是环江西的土地政策,以后改成每年三次集中型卖地,这样就在招拍挂层面上,把小地产拍死了。

当然,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大家都不知道。

可不管怎样,能好好地先把自己的主业做好吗?让人吃上一口放心的鸭脖卤菜吗?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PS:今天元宵,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