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钻石”的陨落

2015年,一颗遥感卫星从南昌上空略过。

没多久,住建部挂牌督办了全国9起违规用地案件,其中之一就是南昌的青山湖区“钻石国际广场”。这是住建部,首次使用遥感卫星监测全国土地的用途。也是《城乡规划法》出台8年以来,住建部首次重拳出击,打击违反城乡规划行文的案件。

通过遥感卫星的监测图像对比,可以清楚看到,原来是绿化用地的青山湖文化广场,被改造成了工地。住建部勒令各地立即停工,并且派出了督查员,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责任。

一时之间,原本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顿时偃旗息鼓。而这一停,就是长达五年之久。

最初立项时极不容易,其后建设也是艰难,身处这个项目之中的官员、开发商、购房者以及供应商,每个都是“雪崩”(烂尾)的受害者,也是“雪崩”(烂尾)的助推者。

钻石国际广场的前身,是青山湖文化广场,妥妥的公园绿地性质。时代变迁的历史大潮之中,它经历了涅槃,却并没有重获新生。

今次,我们从源头上,追溯一下,把这个事情捋一捋。

早先青山湖区的发展定位,其实并不清晰明朗,很多人认为青山湖区这边工厂较多,应该着重发展工业,以取代青云谱区。但也有人认为,青山湖区坐拥三湖(青山湖、艾溪湖、瑶湖),风景天成,应该打造为旅游之区。

最终,两派观点进行了折中处理,高新发展工业,京东发展旅游。(这个京东不是刘强东那个京东,是青山湖的京东片区)

调子定下来,京东片区就开始了旅游发展,青山湖区招商局的人,也去大城市考察了一圈。最后,与杭州一家做海洋馆的公司合作,在艾溪湖边做了一个南昌海洋乐园。

那时候,刚步入千禧年,一切都看上去那么有朝气,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2000年,青山湖区与杭州公司签约的时候,还请了市里的领导来撑场。

而在青山湖区门口,他们筹划做一个江西最大的主题公园。具体地点在哪儿,也是做了很多选址工作,最终敲定,就放在未来区政府的门口。

可门口的土地,并不是青山湖区政府的,而是塘南村和何新村的集体土地。为了征收这里的土地,区里也是跟两个村集体做了多次沟通协商。到最后,塘南村和何新村都象征性的收取了5.5万元现金,将土地转让给了区里。

村里同意转让,那也是看在区里要建公园的份儿上,毕竟是个公益项目,利国利民。有这么一个公园,大家茶余饭后,也有个消遣的地方。假如这些村民后来知道,这里会建成酒店、写字楼、公寓,他们是不是还愿意?是不是还只象征性地收5.5万元?

2001年11月,青山湖文化广场正式破土动工,总占地面积68000平方米,投资1.2亿元,号称江西省内第一大公园。根据效果鸟瞰图,这里建成之后,将是一个集会展、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广场的调性,非常高,对标深圳的“世界之窗”,青山湖区要在这里打造“江西之窗”。广场内做了民俗特色展示景区,汇聚了全省11个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和江河湖泊的微缩景观。还设置了省内最大的旱喷,加上三组音乐喷泉。

除了这些,广场还有一个多功能展厅,室外楼顶做成斜面,是阶梯式观礼台,有4000多个坐席,绝对是举办户外博览和文艺汇演的好场所。

规划让人叹为观止,建设也是争分夺秒,从开工到竣工,总共也不到一年,为的就是赶上2002年的国庆。

当青山湖文化广场还在建设的过程中,区里也在出谋划策,想把广场的逼格进一步提高。为此,以招商的形式引进了“八音谷摩天塔”。这个塔,价值3500万,以当时的价格进行换算,比现在的南昌之星摩天轮还要贵不少。

很多人都没听说这个八音谷摩天塔,更别说见过了。这个塔高80米,可以从高空360度鸟瞰南昌,据说是亚洲同类观光塔第一,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是票价贵了点。

广场竣工当日,江西省首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就在这里举办,吸引了将近40万游客。而后,中国(南昌)海峡两岸兰花博览会在此举办,吸引了近30万游人。

两次博览会举办的都很成功,每次南京东路和高新大道都会被堵的水泄不通,这也算是一大特色了。多年后南昌举办的VR世界大会、飞行大会,都是人头攒动,拥堵不堪。

但是这种红火的势头,却很快被遏制了,犹如昙花一现。亚洲同类观光塔第一的八音谷摩天塔,在正式开业一年半之后,因为入不敷出,不得不关门。而这个高塔,也被运到了杭州的一个游乐园。

这种高塔消失的遗憾,仅持续了半年,就被红谷滩建造的世界第一高塔喜悦所覆盖。2006年元旦后,赣江之滨的南昌之星摩天轮转盘顺利合龙,刷新了英国“伦敦之眼”保持的摩天轮135米高的世界记录。

可以说,在世界舞台上,南昌总是有很多第一。亚洲第一高的音乐喷泉,世界第一高的摩天轮,世界第一的VR大会和产业新城。在好高骛远的这个层面上,鲜有省会能望南昌之项背的。

青山湖文化广场的没落,从八音谷摩天塔的“迁居”杭州开始。自此之后,鲜有博览会在此举办,而微缩的江西特色景观,暴露在室外,缺少维护,很快显得破败。

为了减少人为的损坏,区里决定在广场周围建起了铁围栏,本来敞开的广场,一下子变得闭塞起来。进出的不便,让来这里游玩的人变得更少了。而且这周围,除了广场,并没有什么其他配套设施,使得游玩非常不便利。

很多人大老远开车来,没什么地方停车。然后好不容易进来逛了一下,发现并没有什么可看的,也没有吃饭的地方,又饿着肚子开车走了。

设备的老化,景观的破败,财政的无力维护,让本可欣欣向荣的广场,变得黯淡无光。一到晚上,很多灯都不亮,周边的居民都不太敢进去,更不要说其他区的人敢过来了。

看着这个广场,日渐衰落,区里的领导也很闹心,本以为建在办公楼门口挺好的,但是这个鬼样子就一点都不好了。为了盘活,减少浪费,区里在原来摩天塔的地方,建起了一栋小建筑,出租给别人做酒店。

而阶梯台阶下的多功能展览馆,则出租给了武汉的一个老板,朱龙昌。靠做洗浴中心起家的朱老板,不知道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跟青山湖这边搭上的。当他得知区里想把展览馆盘出去的时候,立马就决定租下来,做南昌最高端的“会所”。

2005年元旦,南昌“夜场之王”的“金色航母”,正式开门接客。霓虹灯闪烁交织,迪斯科震耳欲聋,时尚,疯狂,欲望,都汇聚在这里。年轻人在这里激情的摇摆,挥洒着青春和金钱,“金色航母”一晚的流水高达50万,不愧南昌“嗨场王者”。

纸醉金迷之下,滋生着斗殴、钱色交易,甚至还有吸毒。

轮番举报之下,青山湖分局不得不在市局的压力之下,出动警力,对吸毒分子进行围剿,对提供犯罪温床的“金色航母”进行关停整顿。在中国,钱色交易可能还有点转圜的余地,但是对毒品,绝对是零容忍的。

多次关停整顿之后,“金色航母”的生意大不如从前,有几个本土的投资者,纷纷选择了撤资。最终,“金色航母”垒起了债台,朱老板也不愿意再投资,欠了别人的装修款和区里的出租费,直接导致会所被法院查封。

到2007年12月,“金色航母”被强行清场,正式告别南昌。后来接手的,是“东方之珠”KTV会所,这是一个“荤”场所,有很多学院的妹子,生意也是很好。

这次没有毒品,但是也不代表着就无毒无害了,毕竟是“荤”的,名声不太好。有一段时间,青山湖之于南昌,好像当年东莞之于广东。

其实名声倒还是其次,关键是这么核心的地方,对某些领导来说,太过于浪费了。到处都在发展,青山湖区这边却都没什么起色。

于是,一个号称是青山湖的“徐家汇”概念方案,从副区长嘴里说了出来。没错,就是要在这核心的地段,打造一个购物、娱乐、休闲一站式的商业综合体,做成青山湖的中心,南昌的副中心,此之谓青山湖的“徐家汇”。

要经济发展的时候,一切都要让路。习大大后面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但那已经是后话了。胡大大上台的时候,一切和谐为主,重点发展经济。

特别是08年之后,央妈“放水”,“大水漫灌”之下,热钱涌向房地产,谁也拦不住。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山湖未来的“徐家汇”项目,被加速上马。经过几番接洽,一家来自福建的公司,愿意承接这个项目,这就是福信集团。

福信集团最近比较出名,是因为2020年12月11日上市的大唐地产,不过这个大唐地产和国资委旗下的那个大唐电力公司,没有一毛钱关系。它是福信集团的子公司,过往历史就不管了,只是这公司认购不足,上市破发。

在2009年的时候,青山湖区与福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根据这个协议框架,福信集团拟投资四五亿,改造青山湖文化广场,做成一个更摩登的商业综合体。

其实在协议签订之前,就已经有拆迁队进入了青山湖文化广场,在巨大的推土机开道之下,“啄木鸟”(专业上叫液压破碎锤,也叫炮机)和钩机紧随其后,草皮被毁,广场中间的酒店被推碾。

历时一年、投资1.2亿建成的广场,拆毁它,只需要不到一周的时间。

一片废墟之上,将矗立四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和大型卖场。本来,这个地方可以建更高更好的酒店,但是受制于洪都航空的限高要求,只能是做不超高80米高的大楼。

面对这样的变化,有人反对,有人支持,但不管怎样,这些声音都淹没在机器的轰鸣声之中。哪怕是南昌市园林局,质疑青山湖的做法,声称青山湖文化广场已列入南昌市绿线保护范围,依法不得改做他用,也没能阻止广场的毁坏。

没多久,广场上的微缩景观,移的移,毁的毁,俯瞰下去,千疮百孔,一片狼藉。曾经,青山湖广场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破败。

只是拆毁之后,做好了围挡,就再也没有任何进展。南昌规划局早已对这片地的规划做了公示,只有园林局给了“建议四星级酒店和写字楼另外择址”的意见,其他都默许了,包括周边的居民。

公示之后,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青山湖文化广场的围挡里,不见丝毫动静,野草开始生长。

谁也不知道,福信集团到底是怎么了?直到2011年,大唐地产进入南昌县,拿了一块地,在澄湖北大道与迎宾大道交汇处,做盛汇城市广场。福信集团对外宣称,这是他们首次进入南昌,是第一号工程。

到2013年,大唐地产再次出手,拿下青山湖区高新南大道口的一块地,毗邻天香园,做大唐世家。

那个沉寂了四年的“青山湖文化广场”,可还有谁记得?

直到南昌市发改委的一份核准文件流出,“青山湖文化广场”再次映入大众眼中,根据这个核准批复意见,建设单位是江西龙粤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名是青山湖国际广场,落款时间是2013年4月。

江西龙粤投资公司,什么来头,知道的不多。通过股权穿透,也多数指向自然人,但是背后的南昌工业和江西钨业隐现其中。

似乎这些也并不重要了,搁置几年的广场,终于有单位愿意接手,才是区里领导想要的结果。烂在区政府门口几年,谁看着都闹心。

要是别人,或许就这么过去了,但我还是想去挖一下,福信集团最后放弃的原因。根据知情人士说,是因为主管建设的副区长涉嫌大量贪墨,被上级监管带走了,导致了项目的搁置。

后面的副区长,不愿意去碰这个烫手山芋,所以一直拖着没进展。福信集团也不愿意投资这样一个看上去遥遥无期的项目,光是利息也赔不起,于是果断止损了。

当然,这个事情,官方并没有一个说法。

南昌发改委的核准要求,龙粤公司要在两年之内,建成这个项目。拿到核准之后,龙粤并没有墨迹,立马开工。

推广的时候,青山湖国际广场悄然改成了钻石国际广场,报纸、网络宣传铺天盖地,其实它能卖的,无非是商铺和写字楼。

商铺分开卖,这种做法,在综合体中,永远是死路一条。万达很早就尝试过,付出了8亿元的代价,南昌的紫金城也尝试过,付出了18亿的代价。最主要一点,小业主们完全没有统一的业态意识,他只要商铺能租出去就行了。

而商改住(写字楼做成公寓),一直是得不到官方认可的,这种小产权,总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去尝试。

钻石广场的建设如火如荼,销售业绩也是节节攀高,似乎买了钻石广场,真的能有钻石商铺,从此走人钻石人生。在招商方面,钻石广场放风出去由希尔顿来管理经营酒店,地下室做家乐福大卖场,写字楼是5A级写字楼。

据说家乐福确实是有过接洽的,合作协议也有签,已经设计的图纸也因为家乐福的要求,做了多次调整。毕竟,青山湖这边,确实没什么拿的出手的商业。

仅一年的时间,钻石广场的商铺就卖掉了一半,到2015年初,大楼已经封顶。这离南昌发改委要求的时间,基本是吻合的。有些场所已经开始了外墙初装和设备安装。

当一切都即将要奔现的时候,遥感卫星略过上空,随之住建部的督办就来了。热火朝天的工地,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一切戛然而止。

而那一刻,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工作组迅速赶到南昌钻石国际广场,勒令停止施工,关闭售楼处。然而在风头稍减之后,还有人赶来买商铺或者写字楼,也许他们不明就里,也许他们想着获得一笔赔偿,也许他们想着生米煮成熟饭、法不责众。

但不管哪一种,他们都显然低估了体制的力量,资本想要左右体制,那需要上升到国家级别才行。这个事情,区里的建设条线,有很多人受到了处分,有些官员觉得委屈,从天而降的锅,砸的自己两眼直冒金星。

有的人太作为,有的人太不作为,才酿成了这件“祸事”。

而身处漩涡之中的龙粤公司,更是伤痕累累。五证齐全的工地,莫名其妙就变成了违法建筑,随时面临强拆的命运。主体已经封顶,外立面正在安装,机电设备已经到位,只要再给点时间,就可以隆重开业了。

没有时间了。开发商也是求告无门,或许他们现在后悔的,是当初通过非常规手段拿下这块地吧?如果全部合规,可以去告区里的,损失要区里赔偿。

现在,区里已经拿出了一些人来“献祭”,剩下的苦果子,只有开发商和购买者自己品尝了。

已经完工80%的钻石广场,开始有供应商、承包商来催要货款了,农民工的工资也不能拖欠。有些抵押的贷款,龙粤也还没有拿到,现在这样,银行更是不可能给了。

开发进度为零,本该2016年交房的,也变得遥遥无期。小业主们维权,销售只得说门口市政在修路,导致他们无法施工,无法按时交房。

市政说,这个锅,我们不背,给留出了施工通道。

都这样的情况下,还敢销售,谁给的胆子?龙粤说自己也是无奈,无力支付账款,只能是质押股权。后来,龙粤被起诉,股权被冻结,南昌中院就只能拍卖了部分龙粤的股权。

看来,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有些官员,因此乌纱帽不保,或者被降职处分;开发商的股权和资产被冻结,面临破产;购房者五年都没收房,贷款一分没少还。

五年过去了,钻石广场的发光字已然锈蚀,再也没亮起过。半成品的商业综合体,又在区政府门口,烂尾了。

后续的解决办法,目前还没有明确,区里报上去,准备另寻他处,把之前损失的68000平绿地找补回来。这么些年了,也没个下文,或许还要再等一些年。

时间,真的是解决所有烂尾问题的办法吗?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