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万达地产浮沉录

在首都天安门北方80公里开外,有一处世界地质公园,叫中国·延庆公园。

离公园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占地6000多亩的有机农场,每天都会把新鲜的瓜果蔬菜、蛋禽肉类送到建国门大街的一栋大楼内,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食材是中央某部委的特供,其实是大连万达集团食堂的供应。

没错,就是那个起步于大连,后来响彻寰宇的万达集团。

假如没有1986年的“百万大裁军”,特务连侦察兵出身的老王,估计会一直在军队系统里待下去,没准儿现在已经是军级以上的干部了。

从部队副团职转岗,老王在区政府当办公室主任。每天文山会海、机关琐事,让老王有些无所适从,恰好区里房屋建筑公司缺个领导,于是他就去了。

那时候的房地产开发,在整个大连市只有三家国企有资质、有指标,老王这个公司是有资质,但是没指标。

半年没事干的老王,找到了时任大连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的老战友,花了50万弄到了指标,又找到某银行支行行长的老战友获得贷款,开始做棚户区改造,掘到了第一桶金。

初次开发,就斩获了将近千万的净利润。在那个万元户就很牛逼的时代,老王野心急剧膨胀。

在1992年,他运筹帷幄、腾笼换鸟,将西岗房地产公司,蜕变成大连万达的前身,一家巨无霸型的房企,开始萌芽。

想要做大做强的老王,开始走上了高负债的发展路子,他去某银行贷款2000万,但是人家行长一直躲着不见他,以致于老王去办公室堵门、去家里堵门,两个月的时间堵了人家五十多次,最后也还是没成。

当老王掐灭最后一个烟头的时候,他暗自发誓,总有一天,会让你们来求我的!时至今日,万达已经成为国有四大行总行级VIP客户,如果不是2017年的滑铁卢,各大行长都会去万达北京总部拜会老万。

早先的万达,为了打开大连以外的市场,率先提出了“三项承诺”:第一,保证房子不漏水,漏水赔3万;第二,保证不虚报面积;第三,买房人入伙后60天内,不满意退全款。这三项承诺,可以说在全国收获了客户如潮的好评和同行如潮的差评。

现在也有不少地产会效仿万达当年的做法,只是都变了样,曾经恒大的“无理由退房”被人笑侃成“没有理由退房”,无不就是没有的意思吗?

万科最初在北京开发时,房屋渗漏,王石亲自从广州赶到北京,给业主提鞋打伞,赔礼道歉。现在,只有越来越多的业主抱团维权。

又扯远了。

万达在大连稳扎稳打,已经是很不错的房企,所以也就慢慢成为了政府的一张牌。在2001年,老王跟随一位举重若轻的薄姓领导,到南昌来参加一次经贸座谈会。

这次会议的组织者,正是刚从上海调任而来的孟都督。可以说,孟都督为了南昌的发展,为了江西的发展,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他带来了可以号称“江西省投”的绿地,也拉来了很多外地投资。

薄姓领导刚从大连书记的任上升职,他也非常重视这次合作,带了一个2000人的团队。现在,薄姓领导已经被秘密安置在某处,也许以后我们都不曾知道,他也为江西的发展,出过一份力。

经过这次经贸会谈,大连万达集团,有了进军南昌市场的想法。与南昌的执政者们几经磋商,最终敲定的方案是,万达取得八一广场最核心的地块做第一代万达广场,然后在红谷滩配建近千亩的住宅。

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合作双方都有自己的思量。万达想要的是核心地段做商业,执政者想的是让大企业去鸟不拉屎的红谷滩搞开发。抱歉,请允许我用这样粗鄙的词语,形容2001年的红谷滩。

雷厉风行的万达,在2001年底就在南昌挂牌了南昌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只是4个月后,公司才最终注册成功。

公司注册成功的当月,万达在红谷滩的第一个楼盘,正式开工,取名万达星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可筑城。

到2002年7月,南昌第一座万达广场奠基,八一广场开始尘土飞扬。那时候,我们都叫它万达广场,但是现在南昌有很多家万达广场,所以需要加上八一广场的前缀。

号称投资了30亿的万达广场和万达星城,在建设过程中基本没有卡顿,在2004年的时候,迎来了万达星城的首期交付。

一期交付1100套,有700多套顺利交付,剩下的业主,他们联合起来,集体抵制收房。因为他们认为,万达擅改规划,把架空层改商业,把地下室改成半架空,他们拒绝收房。一年前在售楼处买房时的喜悦,荡然无存,只剩下现在的撕逼。

因为拒绝收房的业主较多,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南昌地产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外来地产公司,第一次在南昌遭遇集体抵制、投诉。省里、市里,都很重视。

据我所知,万达把架空层从2.5米擅自改成了3米,然后对于这样的违规修改,规划部门居然也出具了批复意见。愤怒的购房者,一度将规划部门也告上了法庭,但是各方协调下来,事情似乎不了了之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万达星城这边刚起“狼烟”,八一广场万达又遇“烽火”,业主投诉万达,说商铺的公摊面积过大,物管费用过高等问题。

一时间,南昌万达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公司上下“焦头烂额”、“到处灭火”。

有好事的媒体,甚至撰文,说万达在南昌遭遇“滑铁卢”。这事换成是当下,肯定很多自媒体就冲上去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肯定都会去咬一口。

本以为会抵制交房活动会搞的轰轰烈烈,但是最终却消失的无声无息。是万达给这些业主私底下做了补偿,或者是投诉遇到了阻碍,均不得而知。

在我看来,2003年去万达星城买房的人,多是刚需,他们知道这些问题,但是并不是房子的质量问题,属于公共的问题。所以很多人并不太关心,他们也耗不起,选择补偿妥协,也是无奈的选择。

这里面买房人不管投诉还是妥协,都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但我还是想多说几句,买房不是付了首付、每个月按揭就万事大吉了。

建设过程中,也要持续关注。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改规划的事情,也是常事。很多变更,确实也没通知业主,等到收房再去,为时晚矣。当初开开心心买的房,最后沮丧无奈收房,难受的还是自己。

不管怎样,万达的这次交房危机,在时间面前,最后销声匿迹。任何伤痛,终将被时间治愈。万达后来在万达星城的基础上,拿出最好的区域,做了万达华府。全新的住宅系列,也伴随着全新的价格。

但是06年、07年,随着红谷滩大量楼盘上市,万达星城的竞争力越来越差,整个房地产市场行情也是一落千丈。

在世纪中央城、博泰滨江、国际金融中心TOP公馆等项目的夹击之下,红谷滩虚高的价格,仿佛回归到了理性的阶段。万达星城,开始大面积滞销。

特别是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红谷滩“跌”声一片,成为南昌市区内最惨烈的地方,没有之一。各种唱衰红谷滩的声音,不绝于耳。

本来是南昌万达扛鼎之作的万达华府,叫嚣要7000元一平,打算横扫红谷滩,结果生不逢时,遇上了金融危机。

迫于无奈之下,万达老王果断换将,派出自己的得力助手——杨明明。2008年6月,本是万达集团管理副总经理的杨明明,空降南昌万达,走马上任之后,就烧一起了一片“大火”。

在红谷滩泰耐克大酒店,南昌万达宣布,售价7000元一平的万达华府,降价到3188元一平起。腰斩的价格,带来最直观的数据,就是销售量的飙升。

奥运年,是国家的喜庆年,也是南昌万达的腾飞年。2008年,南昌万达的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双双进入南昌商品住宅前十强。

到了2009年,得益于国家四万亿的刺激计划,南昌万达再接再厉,凭借丰富的活动营销、灵活的价格策略,楼市一片火爆。这一年,南昌万达更是一举拿下前三季度的南昌商品住宅销售金额、销售面积“双冠王”。

回想起2009年,总量十余万平米万达星城西岸上市,仅两个月时间便基本售罄,创南昌自楼市调控以来,最好的销售业绩,期间两次开盘所推房源均遭疯抢。

总部空降而来的杨明明,既有实力,又有运气,凭万达星城(包括万达华府),一战封神。

成神的杨明明,继续在南昌万达深耕,但是万达星城之后,南昌万达已经无米下炊。面对炽热的楼市,万达总部和南昌本部,同南昌市各个区进行了密切的沟通。

很快,南昌万达拿下了红谷滩万达地块,一座集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公寓和酒店的万达广场,在红谷滩拔地而起。从多方面来说,万达当时还没有造城的计划,做商业、卖公寓也是非常赚钱的路子;而对于红谷滩方面来说,打造南昌新的CBD,需要的不仅仅是住宅,而是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和酒店。

像万达这样,拿地后18个月就开业的商场,是各地政府都喜欢的。万达也是凭借这样的硬实力,在艰难的商业市场中,争得一席之位。商业的高周转,靠的是无数地产人的辛勤劳作和汗水,更是背后无数个家庭的默默支持。

转眼时间就到了被称为“世界末日”的2012年,在电影《2012》中,里面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到末日那天,只有中国可以拯救世界。这种强大的制造能力,涵盖了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房地产上。

产业造城,就是在那时候开始初见端倪。老万就是老万,他敏感地抓住了产业造城的机遇,飞到全国各地,纷纷跟各省一把手亲切会谈、握手。随之,一座座万达文化旅游城,纷纷落地。

2013年1月,在万达总部的索菲特大酒店,来自南昌的陈市长,与老万握手,签订了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此时的老万,意气风华,各地的领导成为他的座上客。

这是一个超级巨无霸项目,万达号称将投资200亿,建设近500万平方的旅游城,将南昌的发展,带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文化旅游城的选址,主要是以前的宝葫芦农庄,还有生米镇的一些区域。大量的拆迁,造就了很多富豪。那时候我去到生米镇,看着满大马路的路虎、宝马、奔驰,看看戴着狗链一般粗的金链子的人在赌博,仿佛做梦一般。

后来,听说宝葫芦农庄的老板被抓了起来,原因是非法吸储,也就是非法集资。其实看看现在的一些地产商,搞的项目跟投,有什么区别?

不过,在大趋势面前,谁也阻挡不了旅游城的建设。虽然前期建设的如火如荼,但是销售却差强人意。就是从红谷滩开过去,一路不堵车都要20分钟,而且尘土飞扬的。

房子不好卖就搞团购,但是依然销售不理想。这次,万达摒弃了这次降价的办法,而是涨价,越是涨价,就越是有人买。在追涨杀跌这条路上,谁也别瞧不起谁,我们都一样。

光涨价肯定是不行的,万达宣称有南昌第一的育新学校,还有地铁。特别是学区房的概念引入,进一步推高了房价,也为后面育新学校的入驻纠缠,埋下了伏笔。据称是育新本没打算入驻到九龙湖万达城,只是红谷滩方面的一厢情愿而已。

整个万达城,住宅的建筑面积大约有400万平方,按照前后分期开发和不同的售价来估算,货值约在400亿左右。万达乐园和酒店是自营,万达茂是自持,暂不计收益,老万这笔号称200亿的投资,真是稳赚。

实际上,万达拿出的投资,非常有限。建设由中国建筑来垫资,运营费用找银行贷款,自己只要掏一些前期启动资金即可。记得2014年,有一次,我去万达城项目上找个老同事,结果碰到了农民工讨薪,被堵在里面一天不得出来,同事跟我说这是常态。

相比于外地农民工讨薪,生米镇本地男人就要彪悍一些,他们经常把持渣土的运输和一些建材的进出,甚至连中建施工用的施工电梯,也由他们的女人来操作。这些女人到下午四点就要准备下班,因为要去接孩子放学。

不过对于几百亿的大买卖来说,这些小插曲都不足为道。给这些乡下人一点汤喝,也未尝不可,执政者们也不想这些无业游民去闹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参与南昌万达城的建设的人,不论职业工种,他们都是可敬的人。如果没有这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们筚路蓝缕,也不会有我们的光鲜亮丽。

老万在全国落地文化旅游城的那几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几年,他一度说道,万达文化旅游城的落地,万达乐园的开业,将让上海迪士尼在20年内不得盈利。

他的乖儿子思聪,直言交友从不看别人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有他有钱。

酒壮怂人胆,而钱,则不但壮胆,还能让人胆变成熊心豹子胆。站在首富的位置上,老万挥斥方遒,扬言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到国外一通买买买。

老王“出海”的那几年,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出海”,导致国家的外汇储备急剧减少。很多人对外汇都噤若寒蝉,但富可敌国却口无遮拦的老万,显然低估了国家的决心,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面对银行的抽贷,老王这才意识到,西方世界的有钱为所欲为,在大陆行不通。当初买买买的有多爽快,现在卖卖卖的就有多痛苦。鬼知道老王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是知道他甩卖了13个文旅城项目和一堆酒店,这其中就包括南昌万达文化旅游城。

接盘南昌文旅城的,正是有“白衣骑士”之称的孙宏斌。

这一次,南昌万达真的在南昌,遭遇了“滑铁卢”。出清了南昌万达房地产业务,只保留了青山湖区万达广场的建设。

回想起来,万达在南昌有整个体系的万达广场,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第一代是八一广场万达,第二代是红谷滩万达,第三代是西湖万达(不过据说卖给了合生创展,应该说青山湖万达更贴切),第四代就是九龙湖万达茂。

每代万达广场,都有自造中心的潜力。所以很多地方,都喜欢跟万达合作,建万达广场。至于传言的经开区万达广场,一直有传言,却迟迟没有落地。这里面,除了万达自己的经济考虑,也有经开区方面对万达后续能力的考量。

在2019年7月,万达集团将南昌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南昌万达星城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也是间接关闭了自己在南昌的房地产业务。

但是在商业这一块,万达还是想继续做下去的,只是方式方法,可能或有所改变。在2020年6月,老万亲自飞抵赣州,同嘉福集团老总会晤,商谈赣州万达商业的合作事宜。


(万达老王与赣州嘉福董事长郭腾飞握手)

这要是前几年,赣州嘉福集团的老总,需要老王亲自来会晤?天道轮回,世事变幻,谁也无法去预测未来。

如今的老王,早已没了昔日的荣光,富豪榜的位置更是滑落了二十多名。2016年他还是首富的时候,在集团年会上独唱《一无所有》,视频被传上网,点击量超过10亿多次,超过当年鸟叔的《江南style》。到了2018年的年会,老王第一次没有独唱,跟高管一起合唱了《歌唱祖国》,唱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

经历了2017年至暗时刻的万达,至今没有恢复元气,虽然战略上在重回商业,同时回归住宅,但是总是感觉积重难返。也许只有搞好商业地产,回我大A上市,才能重回首富巅峰。

在一次集团关于企业文化的内部讲话上,老王再次提到,万达要低调,原因是两个,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这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毁之”;二是现实需要。关于现实这点,他没有展开,因为大家都懂。

北京长安街的万达帝国大厦里,虽然人人平等,但是无处不透露着森严的等级。

老王和总裁级高管就餐在四层的一个雅间,有人煲汤弄菜专门服务。雅间里每个座位都是安排好的,老王和丁本锡的位置是仅挨着的,他们就算没来,但谁也不准坐,也不敢坐。

丁本锡每周主持高管会议,所有参会的高管都会提前15分钟到场,西装革履,妆容肃穆。

每个参会的人都如履薄冰,因为丁本锡熟稔业务,要是回答不上来,或者没完成任务,就会遭到一连串难以招架的拷问,那场景非常难堪。胆子小的人会满脸通红,手心冒汗,说话都会打抖。

只是丁本锡已经退休,接任的齐界,能否扛起大旗,谁也不敢断定。

早已经全面实现无纸化OA办公的万达,唯独要老王签字的文件,必须打印出来,犹如请示“圣旨”一般。在万达里,老王他就是这个帝国的主宰。

高度集权的万达,像一台执行力超强、效率超高的巨型机器,这种效率型管理在房地产行业非常适用,只要决策正确、高效执行,就会势不可挡。但是有个最大的风险,那就是是董事长一个人的决策失误,可能会扩大到整个企业的失误。

客观的说,万达能做这么大,可以说是一家优秀的企业,也存在很多问题,也为董事长的独断专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又慢慢回到传统行业中来,陆续在各地重新布局万达城(比如在革命圣地延安圈建万达城),未来怎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南昌万达在洪城浮沉的将近二十年,可以看见资本与权力格局的流变,从门庭若市到门庭冷落,从繁花似锦到形单影只,从焕然启幕到黯然落幕,折射出了一家企业、一个时代的背影。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