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家高位权地产的往事

题记:研究分析南昌的地产公司,绕不开的一家地产企业,必然是博泰地产。别的不说,博泰集团的老板,章新明,是江西省房地产协会的会长。

一般而言,能当上一个省级协会的会长,如果不是官员,那一定会是这个行业的领军者,必然要让大家都服气的才行。比如广东省房地产协会的副会长,都是恒大、碧桂园、阳光城这样公司的总裁级人物来担当。

换个角度说,研究博泰,是很好分析南昌地产的一个样本,在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南昌地产企业的繁华与崛起,也会感叹它的悲凉与衰落。

梅湖之滨,定山桥畔,有一座道家院落,名为“青云谱”。

在还没青云谱区之前,只有青云谱乡、三家店乡和城南乡。1958年合并三个乡,得益于“青云谱”道院的名气,才有了青云谱区。

我说这么多,不是要介绍青云谱区,而是这里,是章新明的博泰集团,崛起之地。

出生于1964年的章新明,历经文化运动的动乱,当高考恢复的时候,并没有考上好大学。于是选择了位于青云谱的江西银行学校,希望能有个好前程。

毕业后,章新明被分配到了南昌工商银行的一个网点,做起了柜员,那一年,他21岁。

干了两年的柜员,章新明就厌倦了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于是,他辞掉了这个铁饭碗的工作,准备去做点生意。

1987年,是风云际会的年代,与赵文卓女儿同姓名的一个男人,登顶中国,但两年后就被撤销了第一书记的职务,仿佛他未曾出现过一样。也是这一年,章新明到了广州。

改革开放的春风,最先吹到的就是沿海城市,而深圳和广州更是桥头堡。章新明到这里,目标就一个,赚钱。

只要能赚钱,他几乎什么都干过。看到广州那边电子产品多,又便宜,就做起了长途贩运电子产品的生意。
看到别人做会展赚钱,他也跟着学起了做文化展览。后来,也走街串巷做了一些小买卖。

一穷二白的章新明,在广州无依无靠,也没有任何人脉可言,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加吃苦耐劳而已。
在他人生最应该意气风华的二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却尝遍了人间辛苦,饥饿时常鞭策着他,要努力工作。

有一次,广州一摊贩看章新明确实挺不容易的,给他支了一招,说这人吃饱了吧,事儿后吧,都喜欢来一根儿,卖这个去吧。

很快,章新明就通过香烟贸易,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个差点能当上中国首富的褚时健,就是产烟卖烟的高手,吸烟有害健康,但确实赚钱啊。

在广州的几年,章新明赚了很多,但是风险也很大。在市场各行各业中,他发现了一种比香烟贸易更赚钱且风险更小的行业——娱乐服务行业。

到1994年,章新明回到了南昌,照搬广州、深圳的舞厅,创办了“亚洲歌舞厅”。因为有特殊的服务,生意爆红。只是做这种生意,你懂的,没有人罩着肯定是不行的。

后来,“亚洲歌舞厅”被关闭了,但是章老板并没有死心。休息一段时间后,又重操旧业,在1997年又开了一家歌舞厅,叫“都市2001歌城”,坐落在沿江路和孺子路交叉口。

这个2001歌城,面积2200平,包厢极尽奢华,玻璃门手、金萡壁画、木雕石刻、唐诗宋词、溪水山岩等交融一体,仿佛金碧辉煌的宫殿。这样的豪华装修以及服务水平,可以媲美国内一线城市,是当时江西娱乐服务行业独树一帜的标杆企业。

一年之后,九八金融危机席卷内地,在一片哀嚎之中,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全国的房地产建设,犹如开闸泄洪,一发不可收拾。

章老板敏锐地察觉到了,在千禧年创立了江西博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开始坐享大时代的潮流红利。那些年,赌上国运的南昌本土地产商,都赚的盆满钵满。

刚进入地产市场,章老板没有机会切入到住宅市场。于是依托关系,到了青云谱区找地。当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青云谱区已经有洪都摩托车,整个制造机电和相应的配件生产都很完备,但是,散,乱。

沿着洪都南大道,很多跟摩托车相关的小商店,星罗棋布,但是乱七八糟。

于是,一个宏伟的规划,摆在了青云谱区领导的前面。打造一个五金城,集合摩托车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体系,发挥区域在南昌的工业带头作用,成为江西乃至华东最大的摩托车展示与集散地。

双方一拍而合。于是,博泰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叫和泰,然后反过来,和泰收购了博泰。这一招,章老板大概是跟恒茂的周老板学过的。

2001年,洪城地主与香港和泰(亚洲)公司签订土地协议,由和泰来开发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姓许的便衣走进了章老板的“2001歌城”,听了邓容唱歌,无法自拔。

章老板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姓许的是阳明路上儿童医院对面办公楼(公共安全专家厅)的副领导,立马就给他免了所有消费。从此,两个人成了好朋友。许领导也经常来歌城,拯救失足妇女。

有了许大哥的关照,章老板在各个方面,都好办事。除了开发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还在象湖,做了威尼斯;在八一桥头,红谷滩这边,做了江滨威尼斯。

这个事情,其实我之前已经在中奥地产的篇章里,分析过了。洪城的本土地产,都特别喜欢起外国的地名,比如剑桥春天、江铃底特律、马德里风情、平安曼哈顿、维也纳广场等等,显得自己特洋气。

其实这个是文化不自信的问题,这几年大家腰杆挺直了,项目名称也开始东方化了,国产化了,比如叫什么华庭、云玺台、大境天城等等,一看就很中式。

红谷滩的江滨威尼斯,其实开始卖的不好。毕竟那个时候,红谷滩还是未开发的,大家都认为那是很破很远的地方。买那里的房子,都是没钱的屌丝。你跟人说买了红谷滩的房子,就好像是在告诉别人,我没钱。

不过,中国有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到三十年,红谷滩成为南昌的新中心,那些曾经看不上的红谷滩的地方,如今让人高攀不起。

象湖威尼斯和江滨威尼斯项目,只是为博泰提供了现金流,真正赚大钱的,是在青云谱。博泰魏玛峰尚、静林府和生命树,加上之前的华东国际工业博览城,博泰俨然成为“青云谱城投”了。

不管哪个项目,上来就是老配方,园林景观必是美国贝尔高林,物业是美国世邦魏理仕,一股熟悉的南昌地产味道。生命树夸张的加上了美国LEED认证,号称江西首席生态住宅。

这么些年了,连地暖都没怎么正儿八经的开过,不是这问题就是那问题,怎么个生态?原生态吗?

有时候我在想,2010年之前,地产都是躺着赚钱的年代,为什么这些地产商,总是要去搞这么些噱头来糊弄人呢?现在限价,减配尚可理解,但是暴利的时候还各种偷工减料,真是不应该。或许,这就是资本的逐利性吧。

后来,博泰在一段时间里开启了疯狂拿地的按钮,以致于地块都来不及取名,直接以地块数字或者拿地日期命名,比如博泰0728项目(滨江),0928项目(湖韵天成),1008项目(凡尔赛宫)。

所有的项目,博泰都会加入一些高端元素,以吸引购房者。比如凡尔赛宫,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高大上了,加上瑶湖游艇,外挂石材,临湖别墅,都是宣称的噱头。

倘若真的都能做到,倒也没什么,只是货不对板,受伤的都是购房者。很多人掏空了六个钱包,才能换得一套房子,但是签了合同之后,收房时又要各种维权,真是艰难。

仗着许大哥的庇护,章老板在南昌顺风顺水,除了地产,还搞起了矿产,还当上了江西省房地产协会的会长。

后来还加入了王石、胡葆森等人发起组建的中城联盟。

放眼洪城,地产之中,只有博泰笑傲八一桥头。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博泰的一些非常规做法,在审批部门逐渐规范之后,开始变得寸步难行。偷面积、假地下室、石材改涂料等问题,由于群众意见太大,让监督部门开始重视起来。慢慢的,博泰的开发人员发现,验收开始变得困难了。

当初博泰意气风华的时候,又成立了一个城泰公司,法人是王慧。名为合作开发凡尔赛宫、湖韵天成、江来、蒋巷威尼斯江域等项目,后来章老板和王慧掰了,本来王慧打算给章老板一个小目标(1亿),以此彻底切割。

只不过后来不知怎的,混子徐小明介入进来,承诺王慧只要给6500万就行了,然后给他一些好处费。章老板不答应,徐小明就带了一些朋友去博泰公司堵门,无奈之下,章老板只能妥协了。

可就这6500万,王慧也没及时支付,后来章老板没办法,只有去告了。去年,裁定书才下来,编号(2019)赣01民初223号,冻结了城泰6500万的资产。

虽然到处看上去都是光鲜亮丽,但是实际财务却不咋的。2017-2019年,博泰集团营收分别为3.03亿、2.86亿、2.98亿元,净利分别为3768万、4271万、4551万元。2019年末资产8.8亿元、货币资金3400万、短期借款2.56亿,流动性不佳。

就算是这样的业绩,博泰依然每年都在南昌香格里拉召开年会,只是参会的人数,越来越少。当大家一起唱起司歌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搞笑。

诚然发展状况不好,但是章老板依然壮志未减。在2020年7月,他出资近两亿,联合晨鸣纸业1亿,收购了上海新黄浦纸业21%的股权。只是弱弱联合,如何再掀狂澜?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博泰老矣,壮志难酬。

叹光阴挽梦去,将浮生逝流年,虽然谁也不想承认自己在慢慢变老,但光阴荏苒,终将苍老容颜。属于博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哪怕他在洪城地产之中,位高权重。新的时代,终会有新的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