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征战南昌败北始末

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决议兴建元大都城。自此,北京的首都基因,开始种下。在元大都的西南角,设置了金城坊,这是最早的金融大街。
至明清时,金城坊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里金肆银号林立,颇有中国金融业的最初萌芽之势。到民国时,国内的银行和一些企业家聚集在此,是初级版的“银行街”。
只是后来,军阀混战,日寇入侵,“银行街”就此败落。建国后,改天换地,百废待兴。到1992年,北京西城区向北京市里报告,申请建设金融街,很快得到了市里的批准。
一年后,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机构总部,北京金融街应运而生。
在这条长度约1700米的金融大街上,南起中国人民银行,北至中国东方资产公司,集结了国内各类金融结构近1900家,总部型机构175家,还有国家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会”——人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还有诸多金融行业协会,以及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每天在金融大街的“流水”,占掉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以人行为中心的两公里内,全国90%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38%的人民币清算业务和23%的金融服务业务都在这里完成。
北京金融大街,是货真价实的金融中心,全国性的金融政策和法规,很多都是在这里讨论、研究并最终形成文件。
自北京金融大街项目立项起,西城区就成立了北京金融街建设开发公司,专门负责金融街的建设、开发和运营。招商基本不用愁,各大金融的总部机构,都被安排在这里。
金融街公司的董事长是王功伟,他之前参与了西城区多个功能街区的开发建设,区里也是考虑他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委以他重任。
整个项目的建设,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在巨大的政策支持之下,金融大街的建设,井井有条。到了千禧年前,搞金融街的金融街公司,准备了进入资本市场。
1999年,吕锡文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的副书记、区长,深度参与了金融街公司并购重庆华亚纸业公司的过程,最终帮助金融街通过借壳上市。
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已不可考,只是知道吕区长亲自到重庆,与当地领导、重庆证监会商谈具体收购事宜。如此过于热心的参与,也导致了后来王董事长被调查,吕区长也身陷囹圄。
很快,财政部和证监会相继批准了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有关手续,金融街控股成功上市。
后来,西城区方面还给了金融街10亿元财政资金,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这个社会,特别是资本市场,历来都是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好好的企业,突然送上10个亿,也没人觉得不正常。毕竟,在金融大街,也许某个银行柜员点点鼠标,就是几个亿的交易。
金融街的巨大成功,让王功伟变得膨胀起来,不过,他外表依然是斯文、内敛的。但是在金融街管理层中,他做事,向来“说一不二”。
并不满足于北京金融大街成功的王功伟,萌芽出了到全国拓展项目的念头。恰逢南昌市到北京来招商,市里余书记亲自带队,在跟王功伟在多个场合握手之后,金融街和南昌签订了合作协议。
除了和南昌的余书记握手之外,王功伟和很多领导都握过手,包括那时候还在金融大街甲15号办公的赖某某,后来去到华融当老大,案发时家里有3吨多的现金。还有北京华远的任某某,后来被判了18年。
金融街与南昌市的合作协议签订后,由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西蓝天碧水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金宸星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于2004年10月在南昌注册成立了金融街南昌置业有限公司。
根据注册资本金,金融街是控股股东,占比67%以上。
一年后,金融街南昌置业公司拿下了号称是南昌“阿姆斯特丹”的红角洲控规B-7和B-14地块,合计163亩,地价2.29亿元。
红角洲的这两块地,是二类居住用地,具体位置是南昌丰和大道、前湖大道、凤凰南大道和学府大道的围合区域内,也就是现在的紫金园东区和西区以及天使·中央香榭。为什么改成了天使·中央香榭,且往下看。
虽然北京金融街走出北京的第一站就是南昌,但是在南昌,还没有准备好做金融大街。所以,当金融街来到南昌之后,发现政府并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只能先开发起住宅来。
红谷滩方面,也拿出了自己认为未来很有潜力的红角洲核心优质地块,作为前期优惠条件。不过,那时候红角洲并没有开发商,哪怕后来遍布红角洲的联泰,也比金融街晚了两年。金融街是第一个在红角洲“吃螃蟹”的开发商。
因为拿的两块地,容积率并不高,所以南昌金融街想把这里打造成高质量的住宅小区。项目名叫“紫金园”,准备分四期开发,首先开发的一期和二期,就在南昌航空大学的北门正对面。
一期和二期做的是洋房,准备在三期和四期做别墅,由于有江西蓝天碧水房地产有限公司参与,所以很多市政方面的人都想去买别墅。其实,国家在2003年以前,就已经三令五申禁止别墅了,但是南昌还是有很多别墅在建。
虽然金融街有强大的品牌力和号召力,但是对于住宅项目,南昌本土购房者似乎并不买账。05、06年的红谷滩,尚且有大量的住宅卖不动,更何况是偏远的红角洲区域。
尽管南昌金融街公司喊出要“做一个50年不落后100年前瞻性的领军性的标志性的楼盘,实现跨越赣江一小步引领南昌一大步”,却依然发展艰难。
另一方面,南昌金融大街的规划,也在艰难推进当中。
纵然金融街品牌很强,但是形势比人强。作为红角洲第一个开发商,紫金园2006年11月首开时,多层价格才3000出头。而2007年初,联泰香域滨江首开就4000以上。
很多人开始质疑,金融街到底行不行?而且那个时候,金融街还牵涉了一些关联交易。2006年3月,金融街拟出资近7亿收购北京金融街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金融街A5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这一笔傻子都能看出来有猫腻的操作,揭开了金融街高管内幕关联交易的冰山一角,但是大家都选择性忽视了。直到后来王功伟被查,事件的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牵涉了很大一部分人。
也就在关联交易的时候,总部根本无暇顾及南昌金融街的发展,直到后来联泰的开盘,才将项目上的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建设缓慢,推广不力,售价不高,销售惨淡。
即便如此,金融街也没有放弃南昌,毕竟是走出北京的第一个项目,它还加大了在南昌的投资。2007年,经南昌市出面,金融街收购了南昌世贸公寓开发公司,取得了其对应的所有土地权益。(关于南昌世贸的命运,可以看南昌第一高楼往事)
南昌世贸是当初孟都督去浙江招商时,引进的一个巨型项目,红谷滩的CBD核心地段,都在它的开发之下,本意是打造南昌世界贸易之都。
南昌世贸公寓公司是南昌世贸旗下的一个,主要有红谷滩控规B-5和B-6地块以及红角洲B-16-1地块。金融街收购以后,准备在红谷滩控规B-5和B-6地块上建金融广场,B-16地块并入紫金园的开发之中。
在金融街收购南昌世贸公寓之后,将注册资本扩充至5亿,以彰显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南昌世贸更名为金融街(南昌)世纪中心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2008年3月,金融街控股与红谷滩城投组团以2.279亿元竞得面积为5.85万平方米的南昌红谷滩商务区B-5、B-6地块,暨规划中的南昌金融大街,由金融街(南昌)世纪中心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
同年5月,南昌金融大街项目举行了高规格的开工仪式。南昌市余书记等省市领导以及国家金融办、银监局、保监局等相关领导悉数出席。
开工当天还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共有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等7家重要的客商代表和红谷滩新区管委会的政府代表进行了签约。
至此,真正的南昌金融大街,才开始了建设。从地图上看,金融大街处于丰和中大道和凤凰中大道之间,南至翠苑路,北至飞虹路,全长约3700米,比北京金融大街1700米,整整多处了2000米。
声势浩大的签约仪式,并没有扭转金融街在南昌的颓势,特别是2008年底爆发的金融危机,进一步重创了投资者对金融大街的信心,南昌的诸多金融机构,并不看好金融大街。
虽说开工没有回头箭,但是开工仅在地平线。从开工仪式那天开始,金融大街项目就一直停留在地平线以下。这里面,有很多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因素。
想想与金融大街隔路相望的中央广场,其命运也是何等坎坷,自然也能联想,金融大街建设的不易。而且,南昌各个金融机构,却未必如北京那般,都会听从安排。
以致于,南昌的金融大街,成了金融街控股手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随着紫金园的逐步交房,质量问题凸显,群体维权越来越多,极大地损害了金融街的品牌形象。
对于金融街控股这个上市公司来说,南昌公司只占公司投资额的4%,不但没给公司带来4%的收益,反而带来了亏损。投入越大,亏损就越多。最终,总部决定从南昌撤资。
关于金融街撤资的事情,各种疯传都有,虽然南昌红谷滩城投和南昌市政都否认,但是并不能掩盖事情的本相。早已经嗅到气息的江西天使集团,通过南昌市政,接触到了金融街控股北京总部,秘密签订了协议。
江西天使集团到底有多“天使”,在接盘金融街的过程中,又有多少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事情,我并不清楚。只是知道,这次江西民营企业对外地企业的收购,并不友好。
接盘之后,原来的紫金园,后来的三期和四期被合并开发为南昌“中央香榭”,原来的一期和二期已经开发完,也就彻底切割了。金融大街被改造成“天使金融广场”。
自此,金融街控股彻底退出了南昌。
南昌,是北京金融街对外拓展的第一站,却也是它滑铁卢的一战。这里面,有很多原因,至于那些灰暗的,我就不说了,从大趋势上班门弄斧说几句。
首先,南昌方面本末倒置了,没有规划就去招商,只看见人家的成功,但是不见背后的实力。北京的金融街,不但是北京市的政绩,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一行三会”、各大行总部、国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数以百计的总部,都是规划好了的。
看看南昌,没有规划就去招商,然后招商后再去规划,效果极差。不要说外地的金融机构,就连本地的很多机构,都安排不了。而且,那么多签约的机构,最后只有国开行江西分行入驻,其他都没有来。
在南昌市的强力安排之下,才有了南昌银行总部大楼(后来改名江西银行)、江铃总部、博能金融中心、红谷滩城投等少数公司入驻,加上金融大街两边,遍布住宅小区,根本就撑不起金融大街的名号。
其次,对于金融街,红谷滩并没有给出当初足够好的条件,住宅项目作为补偿,却并不是当时热销的地段。后来拿出来做金融的地块,是南昌世贸的问题资产,这就从源头上,加大了项目的完成难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实力不允许。有一说一,南昌的实力,在中部地区,真的比较靠后,大踏步的高调发展,却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谁来都会成为炮灰。上海的浦东金融中心,也是一点点建起来的。
名为金融大街,但是两旁80%都是住宅,太过于浮躁的开发,会对城市造成更大的伤害。南昌的一江两岸,现在来看,还是有些失败的,矗立在江两旁的,虽看上去高楼林立,但是很多都是住宅。
这就是浮躁激进后的结果,看上去有面子,实则失了里子。做商业都要搭售住宅,这是在菜市场卖猪肉的套路。招商引资不是交易,引进来不容易,后期维系和政策支持都要跟上,而不是来一个坑一个。
等到真正务实的那一天,才是洪城崛起的那一天。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